post

《地心引力》太空,未知的恐惧

Metacritic 的96分,烂番茄的97%新鲜度以及 IMDB 的8.6分,豆瓣和时光网的8.3分,它就是被称为“年度神作”的《地心引力》(Gravity)。

《地心引力》海报

它也是必须走进电影院去“体验”的电影,因为这或许就是它的意义所在,重现电影最原始最纯粹的魅力,让观众走进影院去经历一个永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短短90分钟内亲身体验故事中那些角色的所感所受,而在我的记忆中,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一部好莱坞大制作用如此极简的手法讲述在一个密闭空间中两个角色的故事。

黑色大银幕上先是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在距离地球600千米处的太空,温度在258℉和-148℉之间波动”。这里声音无法传播,没有气压,没有氧气,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这段话随即消失了。

随后的16分钟长镜头中,阿方索·卡隆多次转换镜头视角,从客观到主观,从桑德拉·布洛克的视角到乔治·克鲁尼的视角,来去自如一气呵成。如此多的长镜头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观众彻底进入影片成为片中角色经历角色的所有感受。

这也是我观看《地心引力》后最大的感受: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图说电影

《地心引力》修理空间站

《地心引力》讲述的是两个宇航员在太空站被毁后,漂浮于浩瀚无尽的外太空努力求生尝试回到地球的故事。导演阿方索·卡隆曾表示,《地心引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因为它的故事和风格都是如此现实,是基于现实的虚构,而非对未来的幻想。

《地心引力》恐惧

大家都知道阿方索·卡隆执着于长镜头,《地心引力》中的长镜头虽然不少都是后期合成,但每一个长镜头都是绝对有效,并没有过度炫技让人以为在游乐园看4D电影的感受。

例如片中有一个长镜头,先是远景镜头中桑德拉·布洛克在黑暗无尽的太空中旋转,镜头逐渐拉进从全景到中景到近景直到特写桑德拉·布洛克的面部,然后镜头“穿过”桑德拉·布洛克的太空服面罩,贴近她的皮肤,捕捉她急促的呼吸和恐惧的眼神,最后镜头再转向面罩外,观众便从“围观群众”成为了桑德拉·布洛克,通过她的视角感受太空的震慑,同时也经历了的她的恐惧和绝望。而在这样的长镜头中,出色的3D效果则是锦上添花。

《地心引力》拯救

一个极其简单平铺直叙的求生故事,完整丰富,能让影片撑过90分钟,其实追求的也是“现实”的初衷,而《地心引力》中不少小概率事件,如“主角为嘛那么倒霉/幸运”之类的,也正是因为这忠于现实的初衷,为了让影片足够“商业化”足够精彩,才会出现刻意制造冲突设计惊险桥段的问题。

《地心引力》安静

上图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安静的一段,失去了最后一位同伴乔治·克鲁尼之后,桑德拉·布洛克艰难的进入了俄罗斯的空间站,脱掉衣服后大口的呼吸着氧气,安详的睡去,这造型如同胎儿一样。

《地心引力》驾驶太空飞船

桑德拉·布洛克在失去所有希望和指望后的孤独绝境中生存,最后驾驶着中国的神舟飞船回到了地球。

《地心引力》幕后拍摄

上图是《地心引力》幕后拍摄的剧照,如果最后桑德拉·布洛克不会游泳,这片就升华了!(纯属娱乐)

《地心引力》拍摄现场

这张幕后剧照跟油画似的。

如同2009年《阿凡达》上映后的情况,《地心引力》受到不少批评同样也是“视效无与伦比,但是剧情太烂俗”。我认为,在这里“简单”并不等同于“烂”,反而是放大了化繁为简的魅力。

再好的电影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在90分钟内,《地心引力》给了我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但是故事本身却经不得时间的沉淀,没有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

《地心引力》并非如普通好莱坞大片那样仅仅靠技术征服观众的电影,它极简的故事却包含了充沛的情感,这也是《地心引力》最让我惊喜的一点。

得益于阿方索·卡隆的指导,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以及配乐摄影等各项技术环节的极致,《地心引力》将这个简单的“绝境求生故事”中所有的情感力量都挖掘了出来并无限放大,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并不仅仅局限于视听,而是所有感官全方位的情感释放,这其实反过来得益于故事的极简,才有足够的空间去营造气氛烘托情感。

于是才有包括我在内的观众会有恐惧兴奋刺激紧张绝望感动悲伤释然等丰富的观影体验。

文中影评摘自: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02656/,推荐大家阅读原文。
[via 豆瓣网友:陀螺凡达可]

Comments

  1. 应该不错 还没有看。。。昨天把 恐怖游轮 看了。

  2. 应该不错 还没有看。。。昨天把 恐怖游轮 看了。

  3. 看这介绍很吸引人,比较喜欢太空类的科幻电影,期待高清版的。

  4. 看这介绍很吸引人,比较喜欢太空类的科幻电影,期待高清版的。

Trackbacks

  1. […] 《环太平洋》顶尖CG特效和视觉冲击力,足矣、《地心引力》太空,未知的恐惧 […]

萨龙龙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

· 257 次浏览